手路菜

【新手免踩雷】三大訣竅超簡易做小白菜泡菜,鮮脆又爽口下飯

凌晨五點半,熱氣已籠罩廚房角落
走進位於紐約皇后區Astoria的Maangchi(Emily Kim)家庭式廚房,空氣中彌散著大蒜與辣椒粉的香氣。她一手拎起一把翠綠的小白菜(Cheonggyeongchae kimchi: 청경채 김치),輕放砧板上。刀鋒落下時「咔嚓」一聲,菜葉組織被切開,釋出細微的水氣。廚房角落,玻璃罐蓋輕輕敲底的回響,伴隨水流沖洗菜葉的「滋滋」聲,彷彿為這場泡菜秀揭開序幕。

Maangchi習慣將每批小白菜分段切成三至四公分長,方便醃製入味。她先在大盆注入冰水,加入少許海鹽(Sea Salt)做基本鹽漬,輕輕搓揉葉片,再以流水沖淨兩遍,讓鹹度恰到好處。接著,她將小白菜立刻放入預先調好的辣椒醬料:韓式辣椒粉(Gochugaru)、蒜末、薑末、魚露(Fish Sauce)與少許糖。她用手套包裹雙手,反覆按摩每一片菜葉,直到醬汁均勻附著。一旁的錄影機捕捉到她微微皺眉的專注表情──這雙手曾經為千萬網友示範過上百道韓式料理,卻依舊對每一次的味道要求如初。

手中小白菜,揉合鹹香與炙辣的滋
雖然這道「小白菜泡菜」只需簡易食材與快速步驟,但背後卻承載著Maangchi對家鄉味的思念。她回憶,母親在韓國濟州島家裡,常以當地新鮮蔬菜與海鹽做冷泡菜(Cold Kimchi),清爽解膩。為了滿足美國讀者,她將傳統菜脯(Napa Cabbage)換成更易取得的Cheonggyeongchae,並縮短醃漬時間至四小時,就能品嚐到鮮脆與微酸的完美平衡。

「鹽漬是骨架,醬料才是靈魂。」她在鏡頭前笑道。每次配方,她都會先試五六次,調整海鹽與糖的比例;辣度則依照觀眾的反饋增減,讓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。她分享:「我最愛在清晨拍攝完影片後,趁著泡菜還冷藏,立刻舀一口白飯配著吃,口感過癮!」

雖能教授手法,哲學深奧難以言喻
儘管Maangchi的食譜已成為網路熱搜,越來越多年輕人走進廚房嘗試發酵料理,但她仍強調:真正的「味道」必須靠自己雙手與時間慢慢體會。她鼓勵粉絲們紀錄每一次的鹹度、辣度、發酵時間,以便未來調整。不少料理教室也開始引入她的小白菜泡菜示範,卻常在「發酵室溫度」與「每日翻動」上出現差異。

「或許,下個世代不會再這樣做泡菜,藤蔓漬菜機(Automatic Fermenter)也許將成常態;但我每次站在灶前,手與菜相觸的那一刻,就是傳承最直接的證明。」她說完後,舀了一匙剛從冰箱取出的泡菜,鏡頭定格在她滿足的微笑。

邀請連結: https://shiyixianchang.tw/subscribe